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迎來一周年,俄軍意外地無法迅速擊敗烏克蘭,導致戰况逐漸演變成拉鋸戰,短期內結束戰爭的可能性渺茫。歸根究柢,莫斯科對自身實力和世界局勢的研判有誤,最終對俄烏戰爭出現3個嚴重的戰略錯判。在蘇聯解體後,國力急速衰弱的俄羅斯依然尋求以大國自居,依仗的是跟美國不相伯仲的核彈數量和豐厚的能源儲備;但在俄烏戰爭下,莫斯科卻未能借助核武和能源武器來促成其戰略目標,也許是克里姆林宮始料不及的。
威力「太大」的核武器 儘管相對蘇聯時期,俄國軍事開支已大幅減少,目前僅為大約美國的十分之一及中國的四分之一,但其核彈數量依然略多於美國(俄國為6257枚,美國有5550枚),特別在中短程導彈方面佔優勢,並且揚言已率先成功研製超高音速核武,有望打破與華盛頓維持的戰略平衡。以核大國自居的俄羅斯,早於克里米亞危機中便曾暗示可能會用核武,間接避免了西方國家軍事介入俄烏衝突。在俄烏戰爭期間,普京亦試圖故技重施,屢次強調俄國「準備動用一切資源保衛自己」,以威嚇西方停止向烏提供軍事援助。然而,即使歐美國家無視其警告、毅然對基輔提供援助,但俄方卻拒絕使用核武作為反制,最終印證核威嚇不再奏效,頓時成了「紙老虎」。這些事態發展亦為國際關係帶來重要啟示,確立了核武變得「威力太大,作用不大」(too powerful to be useful),尤其是它的主要用途傾向自衛多於攻擊。 這個冬天不太冷 作為能源大國,俄羅斯蘊藏豐富的天然資源,而歐洲各國長年倚賴俄國的能源供應,尤其是毗鄰的中東歐國家。在俄烏戰爭爆發前,歐盟從俄國進口的石油和天然氣分別佔29%及43%。美國曾多次提醒歐盟有關對俄能源的依賴,故此極力反對德國與俄國建設北溪管道(Nord Stream)。華盛頓憂慮莫斯科會利用能源作武器,從而向歐洲各國施壓,旨在以經濟利益換取政治妥協。不過在俄烏戰爭下,俄國始終無法將能源依賴轉換成實際影響力,結果歐盟相對成功地避免了能源危機。在戰爭爆發後,莫斯科曾要求歐洲向俄國天然氣公司支付盧布,否則將可能面臨嚴酷冬天。面對俄方的斷氣威脅,歐盟的應對方案是轉移到美國和挪威進口液化天然氣,及提高天然氣儲存量至八成以上。同時,歐洲各國鼓勵節能的倡議得到大眾和企業和應,而和暖氣候亦有助他們減少對能源的需求。在能源供應和需求雙管齊下,歐盟可說是暫時解決了燃眉之急,即使它仍要面對轉移進口來源所牽涉的高昂成本等問題。 「集體西方」不再是口號? 同樣令俄國感意外的,相信是西方陣營的團結及對烏的堅定支持。對於美歐的跨大西洋聯盟之間的分歧,以及「舊歐洲」(西歐)與「新歐洲」(中東歐)之間的摩擦,俄國素來採取分而治之(divide and rule)策略,務實地與各國建立獨立的關係,避免將她們綑綁一起處理。俄方尤為重視與德國、法國和意大利等傳統歐洲大國的關係,多年來建立了密切的政治和經貿關係,寄望她們能在西方陣營中成為說客,從而阻止反俄政策出台。 俄國對歐洲和美國的態度差異,可透過其財政政策來說明。在俄烏戰爭前,俄國囤積了逾6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來減輕其受西方制裁的影響。即使在追求「去美元化」的情况下,俄國央行仍有大筆歐元資產(32.3%),其次是黃金(21.7%)和美元(16.4%)。同樣地,俄國央行除了把外匯資產存放在本國(21.7%)外,也將它們放置於法國(12.2%)和德國(9.5%)。歐盟最終跟隨美國對俄實施嚴厲金融制裁,導致後者的一半儲備遭凍結或充公,正好顯示莫斯科曾對歐洲有不切實際的期望。 回望俄烏衝突以來,俄羅斯一直引以為傲的核武器和能源武器的成效不如預期,莫斯科對於大國地位的追求還有多少現實意義?同時,俄國在戰後對中國的各種依賴正日益加深,事實上莫斯科更像是中俄同盟當中的小伙伴(junior partner)?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