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普金會」上周三在俄羅斯阿穆爾州的東方太空發射場舉行,俄國總統普京與到訪的朝鮮領袖金正恩舉行雙邊峰會、參觀火箭建設工地和共晉晚餐。金正恩此行是他自新冠疫情後的首次外訪,極具象徵意義;首次「普金會」則在金氏跟中、美、韓三國領導人會談之後,才於2019年4月舉行。
在俄烏戰爭下,莫斯科與平壤的關係愈趨緊密,全因朝鮮是全球少數承認克里米亞是俄國「領土」,及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「獨立」的國家。
即使俄國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飽受國際社會批評,但金正恩與普京會晤時便旗幟鮮明地表示,朝鮮會「全力和無條件地支持」莫斯科發動的「神聖戰爭」。
朝鮮素來透過政治表忠以換取俄國經濟援助,惟這次「普金會」的特別之處在於莫斯科據報有意向平壤求購武器,令兩國的從屬關係變得對等。這是否預示俄羅斯大國地位的終結?
資訊戰:俄國的公關災難?
「普金會」的消息,最早在上月30日由美國白宮率先披露,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柯比(John Kirby)引述情報表示:「俄羅斯正與朝鮮積極推進高層會談,以獲取更多武器來支持普京入侵烏克蘭的行動。」此前,俄國防長紹伊古曾於7月底訪問朝鮮,並在金正恩陪同下參觀平壤的武器裝備展。美方指俄朝兩國領導人其後互致信函,對軍火交易開展後續討論。
美國披露情報,旨在引起國際輿論關注和反響,從而進一步破壞俄方國際形象。美方要傳遞的信息明確:其一,俄國向朝鮮尋求軍事支援,正揭示其在烏克蘭戰事上泥足深陷,而國內軍工產業的生產不勝負荷;其二,莫斯科要反過來向「昔日小兄弟」平壤求助,可說是國家恥辱,也更加反映俄羅斯國力被大幅削弱;其三,由於聯合國的制裁禁止跟朝鮮從事武器交易,俄方舉動很可能違反國際法,成為全球安全體系的破壞者。
克里姆林宮的回應則是,俄國有權選擇與任何其他國家交往,不會受第三國干涉。對俄方而言,「普金會」如期舉行正展示莫斯科的外交獨立性,也反映了美國不能透過施加更嚴厲的制裁來改變俄方(和朝鮮)的決策。
「普金會」成為全球媒體焦點,亦恰巧對俄國帶來正面的「副作用」,掩蓋了俄羅斯東方經濟論壇的冷清場面。這論壇自2015年起每年在遠東城市海參崴舉辦,象徵着俄國「向東轉」的重大戰略轉變,曾經邀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、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及韓國總統文在寅等東亞國家元首參與。儘管去屆論壇在俄烏戰爭的背景下舉行,莫斯科也邀請了蒙古、緬甸和亞美尼亞的總理出席,惟本屆僅有老撾副主席坐在普京旁邊。
「各取所需」的實際效果
蘇聯與朝鮮在冷戰時期的意識形態聯繫,促成了盟友關係,但冷戰後莫斯科對兩韓採取「等距外交」,不再願意向平壤提供大量軍事和經濟援助,現在雙方合作更多是建基於務實的利益(註)。在俄烏戰爭、新冠疫情的新形勢下,俄國與朝鮮互相需要大家。根據美國傳媒在會前的預測,俄方會提供糧食和軍事技術支援,以換取朝鮮供應武器。
據俄國官媒塔斯社(TASS)報道,普京表示他與金正恩商討了農業合作,而俄方承諾將向朝鮮提供人道援助;普京也向傳媒透露,俄羅斯會協助朝鮮開發人造衛星。這正解釋了峰會選址東方太空發射場的原因,以向金正恩展示俄國頂尖的火箭技術。普京亦順帶提到,可以協助培訓和發送朝鮮太空人上太空。
至於軍事合作方面,普京受訪時稱俄方仍會遵守聯合國的制裁,但除此之外俄朝兩國仍然有合作前景,卻無進一步交代詳情。克宮則承認兩國元首在敏感的安全議題上交換了意見,惟沒有透露軍火談判的具體情况。此外,普京也提到兩國的運輸基建合作,例如未被制裁的哈桑-羅津(Khasan-Rajin)鐵路線,可是它始終受到地緣政治風險影響,一直只聞樓梯響。
相對於莫斯科,平壤顯然是在俄朝峰會中獲得較多實際利益的一方。俄國的人道援助,可紓緩朝鮮疫情後面臨的糧食短缺危機;在戰略層面上,俄羅斯與朝鮮的衛星科技合作有望為後者帶來技術上的突破,尤其是平壤此前已連續兩次試射失敗。長遠而言,俄國衛星技術支援有助改進朝鮮的洲際導彈計劃,特別是其導彈的準確性。
另一方面,假若朝鮮真的向俄提供武器彈藥,它庫存的是傳統蘇式彈藥,而不是高科技和精確武器。此外有分析認為,即使朝鮮擁有大量武器庫存,平壤也可能不願向莫斯科交出太多武器。換言之,朝鮮對俄的潛在武器供應,不大可能在烏克蘭戰場上帶來突破,但無疑可協助莫斯科維持使用「絞肉機戰術」——畢竟普京仍堅信西方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終會耗盡。
對美韓中的地緣政治啟示
除了短期的國際輿論和實際利益,「普金會」也向美國、韓國和中國發出地緣政治信號,對後續的國際博弈增添變數。對美國來說,俄國與朝鮮的衛星科技合作,可說是莫斯科對華府支持烏克蘭的報復。根據俄方邏輯,假如美國可以干預俄羅斯的「勢力範圍」,莫斯科同樣能給華盛頓帶來麻煩。在軟實力和硬實力都不如美國的情况下,俄國仍擁有足夠實力成為國際政治的攪局者(spoiler),透過聯合朝鮮等反美國家來破壞美方的政策和利益,令華府不能為所欲為。儘管俄國官方反對朝鮮核計劃,但在俄美衝突加劇的背景下,莫斯科相對地願意接受平壤擁核的風險,尤其是朝鮮導彈更大可能指向美國本土。
針對韓國來說,俄朝峰會是給韓方的警告,提醒首爾不要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。在前總統朴槿惠和文在寅任內,韓國政府分別推出「歐亞倡議」和「新北方政策」來加強對俄關係,旨在通過三邊經貿合作,讓莫斯科約束平壤行為。相比鄰國日本而言,韓國對加入西方對俄制裁的態度遲疑,也沒有向烏克蘭直接提供武器,即使它是亞洲的主要軍火出口國。「普金會」展示了俄羅斯在朝鮮半島仍擁有影響力,不過這將會繼續牽制韓國的烏克蘭政策,還是會適得其反、招致報復行為,有待觀察。
站在中國角度來看,俄朝峰會可理解為莫斯科與平壤對冲其影響力的舉措,兩國透過互相解除國際孤立,來減輕它們對北京的過度依賴。作為俄羅斯和朝鮮的戰略伙伴及最大貿易國,中國對「普金會」的取態並不明確。中方外交部發言人表示,俄朝峰會為該兩國之間的事務,中方不作評論。俄朝軍事合作未必符合中國利益,皆因此舉可進一步鞏固美日韓同盟,甚至觸發軍事競賽,跟中方提倡的睦鄰外交有所違背。同時,俄朝峰會充斥濃厚的反美色彩,例如金正恩使用「霸權」、「邪惡勢力」和「帝國主義」等強烈措辭形容美國,會否迫使中方不敢跟它們走得太近?
總的來說,「普金會」不至於導致中俄、中朝關係破裂,但絕對會考驗它們之間的戰略互信。而這正是北京與莫斯科和平壤的伙伴關係的上限。
註:王家豪、羅金義(2021),《俄羅斯「向東轉」:東亞新勢力?》(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),第四章
댓글